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非常榮幸受邀參加峰會的醫療論壇,借此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國藥保理在金融模式方面的探索。
國藥保理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冊在天津高新區,公司的戰略是——依托國藥,嚴控風險,技術突破,加速發展。為打造醫療供應鏈金融3.0的全業務模式,國藥保理整合利用產業上游以及下游的資源優勢,制定了供應商(M)+國藥(1)+醫院(N)+醫保(O)的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規劃,即“M+1+N+O”業務模式,可進一步細分為四種業務模式。
一、以醫藥流通企業為核心的保理業務,采取“M+1+N”模式
國藥保理進行綜合授信審批,對醫藥流通企業授信,包括正向保理額度和反向保理額度,正向保理額度主要應用于醫療流通企業對醫院、藥房等下游客戶的應收業務,下游客戶對應收賬款轉讓確權,或以國藥保理接受的方式完成應收賬款轉讓的通知;反向保理則應用于醫藥流通企業對上游供應商的應付業務,此模式下,醫藥流通企業需對應付賬款進行確權。
二、公立醫院醫保類保理業務,采取“1+N+O”模式
受各地政府預算及財政補貼的影響,公立醫院對地方醫保中心的應收賬款占用了醫院的流動資金。國藥保理與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開展有追索權的保理業務,受讓醫院的應收賬款,支付保理預付款;醫院收到社保中心的回款后,向國藥保理歸還保理預付款。
三、以醫藥生產企業為核心的保理業務,采用“M+1+N”的業務模式
與第一種模式類似,國藥保理對醫藥生產企業授予正向保理額度和反向保理額度。正向保理額度用于醫藥生產企業對藥品流通、醫療機構、藥房等下游客戶的應收賬款業務,下游客戶需對應收賬款的轉讓確權,或按國藥保理認可的方式完成應收賬款轉讓的通知。反向保理額度用于醫藥生產企業對上游供應商的應付賬款業務,此時醫藥生產企業需對轉讓應付賬款進行確權。
四、公立醫院應付賬款的保理業務,采用“M+1+O” 模式
主要服務于醫院(含醫院的全資集采平臺)的反向保理業務,即醫院作為買方與上游供應商之間應付賬款的有追索權保理模式,在反向保理的授信額度內,國藥保理受讓供應商的應收賬款,醫院確權或按照國藥保理認可的方式完成應收賬款債權轉讓的通知后,國藥保理對上游供應商發放融資。
以上四種模式,有的用得比較不錯,有的還在嘗試中。
━ ━ ━ ━ ━
在風險管理方面,醫療領域的保理業務的風險主要在兩方面,一是項目自身的風險把控,二是預期壞賬的風險把控,我們具體的做法是:
一、項目管理。在項目的盡調階段,靈活運用各種措施,加強對應收和應付資質的審核,特別要加強對應收賬款真實性的審查;在項目實施階段,靈活應用各種征信措施強化業務的安全性,資金投放之后加強業務的貸后檢查,加強應收賬款回款的管控。
二、客戶細分。嚴格區分體系內的客戶和體系外的客戶,根據風險與收入相匹配的原則設置相應的準入門檻,實現風險相同利潤最大化或利潤相同風險最低。
國藥保理大部分業務是體系內的,風控的把控相對容易。如今,國藥保理直接管理體系內業務的風控,并成立評審委員會,對體系外的項目風險進行評審。
內部風險管理方面,國藥保理通過完善制度流程和系統,做到業務規范化、規范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信息透明化。
今年,在融資方面我們將繼續加強和銀行、金融單位的授信合作;拓展同業合作;并做資金的精細化管理。
經過四年的初步探索,我們有一點心得和感悟,要找準產業、深耕行業、精進專業、聯合同業,以夯實基業、成就事業,謝謝!